莱青发〔2016〕2号
共青团莱芜市委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全市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要求,落实市十七次团代会的各项部署,明确“4+X”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团的阵地建设、服务能力建设、队伍建设、自身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带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我市“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线上线下”两个阵地建设,提升青少年思想引领水平
1、推进青少年线下阵地建设,增强思想引领实效性。积极推进市青少年宫建设,打造市“青少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力争年内所有的街道和乡镇都要依托团组织建设1个各具特色的服务阵地,打造一批活跃的“青少年之家”。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推进第三批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创建工作,提升青年志愿服务规范化水平。
2、加强新媒体线上平台建设,扩大思想引领影响力。强化新媒体运用,提升团属微博、微信活跃力,集中力量推进“青年之声”网络互动社交平台建设。印发全市共青团信息工作管理办法,提升共青团信息报送质量和水平。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发符合青少年需求和爱好的新媒体产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应对处理。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思想引领针对性。加强青年理论武装,组织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持续开展好“我的中国梦”“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我的青春我的团”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分别以“激扬青春勇担当”“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爱心伴我同行”为主题,开展“成长季”“创业季”“追梦季”“关爱季”主题活动。
二、强化“两个服务”能力建设,在创业创新创一流中体现价值、展现作为
4、以“创业创新”为切入点,提升共青团服务大局能力。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五小竞赛”等品牌工作,引导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创新创业创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探索新路径。实施“青春创业行动”,从政策、资金、阵地、培训、导师等方面加大扶持青年就业创业力度。推动青年跨境电商、农村青年电商培育等工作,助推电商产业发展。实施“青春绿色行动”,开展春季植树护绿、“一起莱•跑”“小手拉大手 共筑碧水蓝天”等行动,以实际行动为“生态莱芜”建设作出贡献。
5、以“关爱帮扶”为着力点,提升共青团服务青少年能力。实施“青春扶贫行动”,发挥“青字号”品牌作用,动员社会组织力量,常态化开展希望工程、“心愿直通车”“手拉手”等活动,为困难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和帮助。依托已建成的青年志愿服务站,实施“莱芜共青团关爱青少年成长‘LOVE’计划”,开展困难救助、日间照料、O2O维权、学业辅导等项目。组织做好留守儿童摸底统计工作,深化牵手关爱行动。提升维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扶矫治,争取民政、人社等部门支持,购买一批青少年事务服务项目。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夯实共青团工作的力量保障
6、强化专职队伍管理。强化工作评价机制,完善工作督导制度,实行各区年底述评、镇(街道)年中述评的工作评议制度,加强对基层工作的调度、帮扶和指导力度。优化考核办法,突出活动开展、信息宣传等内容,严格考核评价结果使用。开展“莱芜青年五四奖章”“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评选活动,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7、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专业社工及社工机构,加强专业人员及机构的带动指导,强化社工队伍培训、管理,提高社工专业化水平及承接项目能力。依托“青年之声”、12355维权热线,招募法律、心理等专家,扩大专家团队规模,推动青少年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8、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发挥莱芜“草根”志愿服务联盟优势,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专业化、项目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共青团“网军”队伍建设,加强对网评员、网宣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的管理、培训和保障。
四、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9、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加强团员发展和管理,严格按照计划发展团员,控制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加强团前教育和推优入团工作,做好团队衔接,集中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开展“全市经济园区示范性团组织”创建活动,打造“一园一品”、“一企一品”工作格局。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和互联网行业等领域团建工作,关注青年“8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和生活空间,做大新兴领域青年团组织增量。统筹做好青联、少先队等团的各项事业。
10、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团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全市共青团干部培训班,提升团干部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入开展“三比三创”主题竞赛活动。组织做好“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建立“4+1”工作模式,深入开展“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落实团的机关干部经常性联系团员青年制度。
共青团莱芜市委
2016年2月16日